2018年7月25日 星期三

佛<法>與風水地<理>的關係

<>與風水地<>的關係
丁元黃



4 佛道無上誓願成

    佛門大師所以不提倡,不談論,只是基於一般信眾,
未悟之前,道心未堅,理路未明,修習此學,恐為世俗謀
略者所包圍,淪落江湖「造魔業,落因果」。
    「堪輿學」是比「醫學」更高深而奧妙的學問,因此
「因果」問題也特別嚴重。
    「醫道」只及於一人一時,而健康的人也用不上。
    當醫生只是「隨緣救人」消舊業,不會造新因,所以
是正業的一種。
    當然,行醫若刻意作廣告,放下線,或刻意去斂財,
也會變成惡業,還是各有因果。
    「堪輿學」的效應,不但及於一人一時,還及於一家
一族,還會延續數代不歇。
    若是「垣局」之地的取用,不但會影響一大群人命運
,還會因「地靈人傑」所誕生的人物,而左右一個時代的
興亡盛衰。
    因此作為「地理師」,其所作所為的「因果」問題非
常的嚴重。
    所以在家居士,有眷屬者,只要能了解堪輿學理,作
為「明理了道」的助法即足,不必為術法所迷。
    在佛法的立場講,未悟之人當地師,無異「盲人騎瞎
馬,夜半臨深池。」雖名「救貧」救苦,其實正是「忘失
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的「自作孽」,所以此
時是一種「惡業」,因此佛不提倡。
    佛法講「因果」說輪迴,以了悟人生真諦,解脫三才
「六道」分段變化的生死煩惱為目的。
    所以「堪輿」只是學佛「證道」的副產品,救渡眾生
助道行道的「謀略」權法而已。
    而「堪輿學」的效用,歸根究底還是建立在「陰功積
德」的「心性」之上。
    若只是「求地不種德」,縱然其術通神,也會曇花一
現,終難持久,縱然發福也會害了子孫沉淪。
    而「德」者「理」也、「心」也,這一點又與佛法的
重點「明心」見性一般。
    所以談佛法不必刻意去排斥「堪輿學」。
    佛法無邊,包羅萬象,不摒棄某類眾生,所以也不排
斥什麼學問,當然也不執著什麼學問,只是必須多方參學
,以「了知種種法,救渡種種心」而已矣!
    法門無量,「知」了即是「道」,不是叫你執著什麼
學問,把它當寶貝或秘笈,當作吊人胃口的把戲。
    所以有為有守的人,正信佛法,六神有主,不變本心
,則隨緣參學聽講又何妨。
    見機說教,救渡眾生,說又何妨。
    只要不作非份之想,貪圖富貴,蠱惑人心,隨緣應用
以佈置環境,求平安祥和,應不為過。
    不然修道學佛,與人世格格不入,腳不踏實,如何能
「佛道無上誓願成」。


5 人間佛法天地心

    人的「精神」與「肉體」是乙體的兩面,如影隨形二
而為乙的綜合體。
    但是卻「生不認魂,死不認體。」彼此視若陌路,兩
不相認,過著「分段變化的生死」,流浪於三才「六道」
的世界中不能自己。
    六道眾生,即使進化到「天道」為神仙,還必須再回
頭,下生到「人道」這一關,才有機會解脫這個「堪忍」
世界的束縛,成就智慧的「禪那、菩薩」境界。
    可見「人道」世界是「浪子回頭」,攀登智慧天地的
大法船。
    因此佛法有「人身難得」,「一失人身萬劫不復」的
論說。
    所以佛法不提倡只修「天人」神仙福報的教化。
    人類在這個「欲界」的時空中,頂天立地,擁有特殊
的身份地位,承擔著承先啟後『接引宇宙繼起生命』的責
任,又負有繼往開來『解脫天地時空設限』,開啟「智慧
之門」的功能。
    因此說「人是萬物之靈。」
    這個世界並非十全十美的世界,而「人體」只是萬物
的一種,既屬於「物」當然不靈。
    人的「精神」若修成「精靈」,五通俱足,神遊六道
,依然還在「天帝」與「天子」中討生活,不得自在。
    那麼「萬物之靈」指的是什麼?
    彷彿就是「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山河大地唯心所造。」的「心靈」而言。
    此「心靈」既然與「山河大地萬法」有關,則又彷彿
似「天心」,似乎是「人心」。
    如此則「心、佛、眾生」又成了連環套。
    所以又有「所謂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之說
,也有「非心非佛」的玄機妙論。
    由此可知,人類在「欲界」中的特殊性地位,若能取
得「天地時空」的「雌雄關竅」之「龍穴」,則「心靈」
必可獲得與宇宙「大能」合乙的感受,如此返本歸根,即
能「圓融時空」而功參造化。
    如此一來,進可現實大乘的教化事業,退可出世而進
入「禪那」的智慧地。
    如此「法地法天」應可臻於「合理合道」,而圓融真
如的智慧,化解人類「身、心」的矛盾與煩惱。
    佛法本無言說,所以有「說法四十九年,不著半字」
之論。然因「教」而有經典,為「修」而須地靈。
    茲應所求,隨緣隨筆,見機說教。
    村愚野夫,以所生之心,言能生之法,識心猜測,終
屬妄念。讀者諸君,且莫認真。齊東野語,不登大雅。看
得過、看得破、看得透,方為高明。
    還祈高明,多多包涵。

(全篇摘自丁元黃著<<堪天輿地道禪機>>下冊第八章<堪輿學理>)


佛<法>與風水地<理>的關係

<>與風水地<>的關係
丁元黃

2 眾生無邊誓願渡

    宇宙是「時間、空間」的總合。
    「上下左右謂之宇」,即是指六合的「空間」而言。
    「古往今來謂之宙」,即是指三際的「時間」而說。
    因此「日日好日,時時好時」只是「時間」氣運的問
題,並未及於「空間」環境的問題。
    它的含意只是叫人超越「氣數命運」的問題,不要被
「氣數命運」所困,並非要人放棄「空間環境」的研究呀!
    宇宙「真如本體」,因「無明」妄動的現「象」,而
有「乙沖動」的氣「數」作用,繼而出現有形有影的景
「象」,一如電影映像的原理。
    「象」的「生、住、滅」佔有了「空間」位置,即同
時有「時間」量數的「一二三」出現,而有「四大五行六
合」而成「天地、時空」。(詳細可參閱後篇)
    「空間」天體的運轉形成「時間」。
    「時間、空間」乃是「兩位乙體」的關係。
    同樣的道理,「天、地」與「象、數」也都是「兩位
乙體」的關係,不能分割。
    人體的結構也因此而有其特殊的「精神」與「物質」
,也即是「生理」與「心理」的結構而無法割捨。
    人的「藏識」心王本性又名「種子識」,因妄念生心
,「心生種種法生」而見「天地、時空、萬物」。
    換一句話說:「真如本體」含藏著無窮的「能量」生
機,此潛藏的大能俗稱「太乙、乙太」,當「乙炁沖動,
無明妄動」起作用,則「天地時空萬物」從此出現。
    所以天地若有心,「天心」即是「人心」。
    因此佛言:「山河大地,唯心所造。」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真如本體如如之佛,以「心」發表,此心則以「識」
展現,而成萬法世界,而有天地萬物人生。
    因此說:「即心即佛。」
            「佛即眾生,眾生即佛。」
    「心、佛、眾生」原無差別,六道眾生,平等不二,
皆有佛性,而有「眾生無邊誓願渡」的弘願。
    而「渡盡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渡。」都是「自性
自行自渡」。
    可知「天心」等同「佛心」,也是「人心」。
    所以既生為人,不離天地時空。
    如何適應「時、空」,選擇「時、空」環境,使身心
合乙,以「明心見性」開悟起修,也是佛法正信所須了知
的學問。
    而適應環境,選擇環境之學,最精緻的學問,莫過於
傳統的「堪輿學」。
    可見以「時空」為經緯的「堪輿學」,以尋找「時空
0竅」為內涵的「風水地理」,彷彿就是「悟道」的一種
「教外別傳」,絕對不是迷信的方術。


3 法門無量誓願學 

    宇宙天地的「成、住、壞、空」,等同人體的「生、
老、病、死」,通俗的說法就是「吉、凶、禍、福」。
    這些變化只是「氣數」的遷流變幻所形成。
    而「氣數」的變化,不離「乙心」無明在作怪。
    吾人欲靠佛法,成就如來大業,求得「心靈」的平安
,解脫生死的煩惱,自必入乎其中,找到「圓融時空」,
也是「化生時空」的「雌雄關竅」。
    這個能助道成道的「關竅」,就是與天地時空「聲氣
相通」的「龍穴」福地。
    如此才能取得天地時空的能源而「安心、合乙」,才
有機會「回歸真如自然」之境,也才能利益人天,成就大
乘的佛法事業,而法輪常轉。
    在沒有成就之前,口頭上的「日日好日,時時好時」
,並不能成就「處處好處」的功德。
    必須要有良好的「空間」修行環境,才能夠幫助屬於
時間「氣數」的精神「心靈」迅速獲得安寧。
    偏「空」的「心靈」修持或執著,或偏執於「有」的
「空間」環境依賴,都不是人生處世修行之道。
    因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必須相互融合。
    雖然「肉體」上的苦難磨練,也是「心靈」修養上的
一種考驗。
    但是「大隱在市」並非一般人所能適應。
    若是「空、有」偏枯,「心、物」衝突,實非修行解
脫的良方,有違「平衡中和」的道理。
    堪輿<<青囊經>>開宗明義就云:「楊公養老決雌雄。
天下諸書對不同。」
    「雌雄」的結構既然天下無雙,則此「非一非異」的
「關竅」,天地時空圓融不二的妙境,應該是人類「安身
立命」的最佳所在,也是修道學佛所必究。
    宇宙人生的問題,「法無定法」,八萬四千法門若能
善加利用,見機行事,擇人取用,則「法法皆佛,頭頭是
道」,何有正迷之分,何有內道外道之別呢?
    俗云:「自古名山僧佔多。」
    歷代以來,名山古剎的建地,大都是經過精心所選擇
出來的「龍穴福地」。
    不然就是有道高僧,靠他們的道行、願力,感動天地
諸神,而後鬼使神差的造化,障空補缺所形成。
    近代高僧<虛雲>老和尚,就有過此種造化成果,殊堪
印證。
    「堪輿學」是居人間「五術」之首,是專門研究「形
而上」與「形而下」之間,「造化」環節的「關鍵性」學
問,具有「出神入化」的殊勝功能,它與宗哲的「心性」
之道息息相關,所以是為人處世治學修行,「昇華進化」
所須了知的學問。
    也是宏法渡眾,行道所必須了解的權宜法門。
    因此說「法門無量誓願學。」

(待續)

佛<法>與風水地<理>的關係

佛<法>與風水地<理>的關係

丁元黃

0 法理因緣

    服務於台北「某佛教雜誌社」的<陳先生>,於1988
來電索稿,吩咐就「佛教徒與風水地理的關係」為文,提
出討論。
    <陳先生>對宗教素有研究,是創立「人生禪」的倡導
者,但是信手提出的問題,卻是頗具敏感性,又是易起爭
議的問題。
    因為每個「宗教」都有既成的「經典、規矩、戒律」
它具有絕對的「權威、獨斷、封閉」屬性。
    所以談宗教問題,若在既成的範疇裡「依經解義」的
談,則說等於白說,談也是白談,未免浪費時間。
    若是「不按牌理」海闊天空的談,難免會引起信眾的
抗議,認為「離經一字是魔說」,落得外道之譏諷。
    所以私下改了一個類似的題目,不談「人、教」的問
題,只談「法、理」的問題,還請大家多多包涵。
    那麼兩個題目有什麼不同呢?
    所謂「教」者,三教九流,諸子百家,千宗萬派,各
有經論、規矩、境界,不方便談。
    因此改「教」為「法」,依法論「理」比較妥當。
    因為「法」者,法無定法,八萬四千法門,法法皆佛
,法法各具一根苗;因此可以臨機應變,大而化之,信手
拈花,見機說法,皆可成理,不落俗套,無傷大雅,善莫
大焉。

1 煩惱無盡誓願斷

    「風水地理」的學問叫作「堪輿學」,它是中國傳統

文化中,最具典瞻神奧的學問,與人生的際遇,有密不可
分的關係。
    不管你是「凡夫俗子、公侯將相、方外之士、佛道中
人」,一生遭遇的成敗得失,日常生活的吉凶禍福,在有
形無形中,幾乎都被「風水地理」的環境因素所支配。
    因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而「人道」眾生的出現與存在,不離「時間、空間」
,「三際六合」的變化與影響。
    甚至於各人「生辰八字」的結構,都與「祖墳」的坐
度環境「卦理五行」有密切的因果關係。
    所以在這個「天地時空」中,萬物的生滅變化,生命
的吉凶禍福,不離「時、空」兩大因素。
    而「時、空」不離「乙心」的變化。
    在人類的「乙心」未能「解脫」自在之前,肉體的遭
遇難免被「空間」生活環境所影響,而被「時間」的氣數
所限制。
    所以說:「生命的意義,是為了解脫天地『時空』的
設限。」
    那麼了解一下以「時、空」為學理依據的「堪輿學」
,又怎麼說是迷信呢?
    一般信佛的人都自以為就是「正信」,認為正信之人
不應該相信風水地理,說「信風水」有違「八正道」。
    所以「日日好日,時時好時」成了他們的口頭禪。
    其實佛門裡頭,也是千宗萬派,而旁門正門都是門。
信眾在未啟蒙「開悟」之前,在還有「分別心、人我相」
時,則「正也是旁,旁也是正」。
    所以取「正、偏」之見界定事理,也不見得就正確。
    且冷靜的想一想,正信皈依受戒之後,就能「乙心」
自在嗎?就徹底的「覺悟」了嗎?
    「皈依佛、皈依僧」,也只是「依人」而已,自己不
精進,就能解決人生的問題嗎?
    「皈依法」雖然很正確,是解脫生死煩惱的開始,但
是「法門無量、佛法無邊」要從何入門?!
    當然「悟後起修」是真修行,是真法門。
    但是從信仰到「開悟」的距離,往往還要很長的一段
心路歷程。所以在未「開悟」之前,其實大家都在盲修瞎
練,都還不算是正信,都還在「依人、依教」的迷信中。
    因此「信了就能得救」,並非解脫自在的「法」門。
    在未「開悟」之前,人的「心」還未「明」,宇宙本
體之「性」未見,內在「六神」還無主,「覺」性未醒,
必然會「煩惱無盡」。
    此時生活「空間」環境的好壞,會影響「心性」的修
行的成敗。所以先找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理想的修行場
所「安頓身體」,就像尋找一個的宗教「安頓心寧」一樣
,才能減輕「煩惱」的困擾,怎麼算是迷信呢?
(待續)

2016年4月22日 星期五

生活禪10-修行的資糧

生活禪10-修行的資糧       丁元黃

    「佛法」認為修行先要有『十信位』修集的信心。
    一個「人身難得」今已得「人道世界」的正常人,大都具備了「十信位」的條件。
    再來要具備「資糧位」的條件。所謂資糧位是:
    『初住位』是要有「布施」的功德。
    為人若經過了上述「有形、無形」的「財物考驗」階段,而能夠「不貪不取」,則隨緣量力而為的「布施」行為必定也作得到,此跟「量數」的多寡無關。
    『二住位』是要有「持戒」的功德。
    一個在「青年」時期,能渡過「慾界」之試煉的人,「英雄能過美人關」,「美人能過金錢關」,就是一種可貴「持戒」的大功德。
    『三住位』是要有「忍辱」的功德。
    一個人能歷經種種「權勢的誘惑」,「威迫的試練」,必然就具備了「忍辱」的功德。是謂眾生無邊誓願渡。
    『四住位』是具備「精進」功德。法門無量誓願學。
    『五住位』要具備「禪定」功德。煩惱無盡誓願斷。
    『六住位』要具有「般若」功德。佛道無上誓願成。
    為人一生,若能堅持上述「一二三住位」的功德,則『生活即是修行』,也等於是「外在的廣修六萬度行」,則「精進、禪定、般若」的功德也在其中。也就俱足了修行「資糧位」,而得成就「初果」的境界。

生活禪09-老年期果位的安排

生活禪09-老年期果位的安排       丁元黃

    聖人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人生三十「立業成家」。
        四十「開悟」而不惑。
        五十「知命」而奉獻所學「服務社會」。
        六十「眾生平等」,不要有人我相、是非心。
    到了七十自然能「隨緣應酬」,不強出頭惹煩惱。
    『老年時期』是歷盡滄桑之後,自求多福的時期,是人生「入真」的驗收期,也是一生既往『生活修行』,為人處世真假的驗收期。
    此時自然能了知自己的「境界」,若有「果位」也能清楚的了知。

生活禪08-四階五階 威迫忍辱

生活禪08-四階五階 威迫忍辱       丁元黃

    除了上述「名望、地位」的「利誘」之外,還會出現「威迫」的事情來考驗,此時就要有頂天立地氣派、中流砥柱的品行。
    比如:一位高強大漢,儀態莊嚴的「出家人」,口中唸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沒報,是日子未到。大添大報,小添小報,沒添受惡報。」手拿「化緣簿」的走進來向你化緣,看你如何應對。
    更有「拳頭師」當面「試工夫」嚇人,看你的反應。
    還有「黑道大哥」前來傳話、恐嚇…看你如何表態。繼則「誣告」看你低不低頭。
    也有「江湖圍剿」,吃你一份夠夠,看你如何應付。
    甚至於「宗門大師」當面「燒符」待客賜教,看你是否受教接納。
    更絕的「活佛」著書為文造謠毀謗,把你形容得像外星人,要你無法作人。
    當「有形」的考驗渡過了。在夢中還有「無形」的試煉等著你。
    比如:夢遊到大廟,恭敬禮拜,案上的「神像」卻活生生的跳下來,招招致命,看你會不會開「殺戒」。
    也有類似<張良>遇<黃石公>的情境:夢中遇「老翁」說走不動了,求你背他一段路,事後又罵你心不甘情不願,走太快了讓他難過受罪。
    也有「老太婆」說要過河,求你背她過渡,事後卻又斥責你吃她老娘的豆腐,看你會不會動怒。
    總之,第三階段等於是「高等考試」。
          第四階段等於是「果位考試」。
    經過了這五關,自然有著落。
    所以說:「世事洞明是學問。人情達練有文章。」
            『生活即是教育。生活也是修行。』
            「道法自然。平凡是道。」
    總之:「情慾」要有「節」有「守」。
          「名望」要能「捨」。
          「利誘」要能「免」。
          「威迫」要能「定」。
          「受辱」要能「忍」。
    須「隨遇而安」,「莊敬自強」,以「立己立人」。

生活禪07-第三階段 權勢誘惑

生活禪07-第三階段 權勢誘惑       丁元黃

    『壯年時期』的人,事業安定,子女成長,此時是人類「生活修行」第三階段的高考驗期。
    不要為了「名望、地位」而去攀龍附鳳。
    也不要為了「權利、勢力」去阿諛奉承。
    比如:教派的「理事長」,請你當縣市道院的「主持人」,但是以「入教」為條件。
    有人要你蓋章當「發起人」創立「學會」,條件是成立後當學會「總幹事」,或會刊的「總編輯」。
    也有同學慫恿創立「學會」,廣招信眾,要你當「理事長、會長」。
    也有人奉上大把「鈔票」,要買「秘訣」、拜「師」學藝。
    甚至於會有「企業家」以「權大位高事少」,高薪的請你當「主管、顧問」。
    也有高人以「衣缽」傳承,要你當「掌門人」。
    還有「里長、幹事」請你當「模範父、母親」。
    也有「官宦」之家,以「仲介、回扣」為名,要你出賣「龍穴」福地。
    還見有人以「命令式」,要你施展工夫,替他家族圖謀富貴。
    總之,以種種的「利益交換」為條件,引誘考驗你的「定力」與「品格」。
    所以說要能「安貧樂道」。

生活禪06-第二階段 財物考驗

生活禪06-第二階段 財物考驗       丁元黃

    『中年時期』的社會人,「立業、成家」之後,是人類「生活修行」第二階段的考驗期,就業就要有「敬業樂群」的觀念,不貪不取。作生意要「生財有道」不巧取豪奪。兄弟分家要捨得。不要因為家庭生活與子女教養,而被「錢財、物欲」的逼迫「向錢看」而向下沉淪。
    這個「財關」的試煉期,在日常生活中,會撿到或得到不該得的財物,看你會不會私下據為己有。
    有人會碰到「金光黨」裝瘋賣傻,看你動不動心。
    也會有飛來「中大獎」的訊息,看你貪不貪心。
    或者遇到「合夥」賺錢的事,結果必然血本無歸。
    或者有人來遊說「投資、買保險、老鼠會、直銷、挖寶…」看你欲望大不大。
    當「有形」的「人間考驗」都渡過了。再來就是「無形」的夢中試煉:
    比如在夢中發現路上有財物,當你左看右看有沒人時,就醒來了。因為你想撿,才會先看旁邊有沒有人。
    比如有人夢中被「清水淹身」,醒來以為要發大財了。隔了幾天真有挖土工人前來賤賣「龍銀」,結果是發大錢買回一大堆的「假龍銀」。
    在「大家樂」期間,許多人有靈感、能知道「明牌」,告訴別人去簽都中獎,但是自己去簽一定摃龜。這也是一種試煉,許多修行人在此段期間被淘汰了。

生活禪05-第一階段 青春期試練

生活禪05-第一階段 青春期試練       丁元黃

    『青年時期』的中學生、大學生,正值「春春期」,也是人類『生活修行』開始考驗的時期,必須有節有守,不可被「情、色」沖昏了頭,不要被不良的風氣所誤導,要理智面對「色情」的引誘考驗。
    結婚之後就不能再染上「婚外情」的邪行。
    一般人在現實的社會,縱然對「色」起心,但是基於「法律、人情、面子…」問題,縱然心裡蠢蠢欲動,卻也不敢妄動,而偽裝得很正經。
    但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在朝思暮想中,有人就會引來「靈界眾生」的糾纏,此夢中的情境,卻是「唯心幻化」的世界,「心想事成,動念即乖」很難掩飾。
    所以說「心有邪念就會犯罪」,不一定作了才算。
    以「色情關」的考驗來說:「夢」中所見的對象,如果感覺「很美、很帥」就會走洩、或醒來。但是還有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考」機會。
    總之,養成「非禮勿視」的心態是很重要的。
    如果夢中所見的異性對象,直覺是「高貴、莊嚴、慈悲」的,就過關而沒問題。
    但是還會有進一步「投懷送抱」的夢中試煉,須要有如古籍所云:<柳下惠>坐懷不亂的能耐。
    進一步還會出現「袒裎相見」糾纏的夢幻情景,試煉你的「定力」,直到過關為止。

生活禪04-前世今生三元神

生活禪04-前世今生三元神       丁元黃

    『幼年時期』的小朋友,天真可愛,可以讓他們自由發展,只要照顧保護。
    若是「過動兒」或「遲頓者」,可能是第一次投生人道的「新生人」,「動物習氣」還很重,須要用心的加以輔導照顧。
    若是「智障、自閉、殘障」者,可能與「前世因果」有關。就要配合「特殊教育」去面對。
    『少年時期』的國小兒童,活潑進取,可以就各人的天份、興趣、習性、家境…配合教養。大人的缺憾不可強迫小孩子替你代償取得。
    宇宙生命都是永生的,從單細胞藻類進化到人物的過程,每一個人都曾經歷「植物世界」的歷煉,也都經歷過「動物世界」的生活,然後才能轉進「人道世界」為人。
    能夠進化到「人道」世界是稀罕而可貴的,所以才有「人身難得」的論說。
    所以每一個人都具有一個「植物元神」。也都有一個「動物元神」。若是再來人,則還有一個「古人元神」。
    「植物元神」決定人的「氣質、身份、地位」。
    「動物元神」左右人的「習性、膽識、格調」。
    「古人元神」影響人的「習氣、業障、命格」。
    人的「後天習氣」,就是源自於此「先天秉賦」,所以有「書到今生讀已遲」,與「前世今生」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