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黃~
「禪」的本質境界「真髓實相」,是超越我們這個既成「天地時空」的知識範圍。
而所謂「禪學」研究「禪宗、禪教」的修習,卻都在這個「天地時空世界」的歷史與邏輯之中。此是論「禪」所應先了解的觀念。
想真正了解「禪的真髓」,必須從『頓悟』切入才能體會。說「切入」已經有語病,其實是像「原子彈」爆炸的原理一樣是「抽出」才較貼切,也可說是「橫出」才有可能。
以『頓悟』切入「禪」境,形容其「真髓實相」最貼切的名詞,是「虛空粉碎,大地平沉」的「明心見性」之體驗,也即儒家所明言的「日月合明,天地合德」之驗證。
所以說:三教九流,諸子百家,千宗萬派,八萬四千法門,千方百計的教化修行法門,事實與「禪」無關,也與真正而元始的「佛、道」無關,都只是「漸修」的種種「教化」事業而已。只是補充正規文化教育事業缺失,之一種自力救濟的文化事業而已。
「禪」的體驗很少是從「漸進」的修持中獲得,此從歷代「禪行者」的歷史中就能發現。所以說「禪」的體驗不是修行的結果,應該說是修行的開始;但是說開始也有語病,事實上一如某位老和尚所言,是「沒啥代誌」的即刻「覺」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