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1日 星期一

此文非禪無關道-0

讀中時副刊72.7.28及29「東西博義」專欄 <傳偉勳>著
《胡適.鈴木大拙.與禪宗真髓》72.8.筆記

0. 因緣象數 雷動風生
~丁元黃~
  <胡適>與<鈴木大拙>兩位先生,都是已逝的國際知名學者,當年為了「禪宗真髓」的解釋觀點,發生了歧異,而導致大辯論,轟動了國際學壇。
  <胡適>先生的學問如何?如今已塵埃落地。我國的儒學宗師<牟宗三>先生於「聯合報」1986年6月12日的副刊中說:「中國從清末到今天七八十年,一般知識份子就是浮淺…,世俗名流大都浮淺,而浮淺的代表,就是<胡適之>先生。」
  由此可見<胡適>批評<鈴木大拙>之「反理性、反邏輯、反歷史」的禪學觀點,也彷彿似一場膚淺而不切實際的論說而已。
  至於<鈴木大拙>當年在日本戰敗之後,到美國成立了「禪學中心」,表面是宏揚禪學,其實暗中負有日本民族以文化爭服洋人的理念,因此其所言所行是「有為而為」,與「直心是道」的「禪旨」已有距離,所以其「禪」的體驗境界可想而知。
  <鈴木>在美國的衣缽傳人<卡樂普>禪師,曾經於1984年三月來到台灣,與「東西精華學會」主持人<南先生>有所砌磋,實際情況當時的<<十方雜誌>>還特別發行了專輯,作過詳細的報導,可知其禪境的詳情。
  本文茲就「天普大學」教授<傅偉勳>先生,所提出的幾個問題,標出重點以探討研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