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黃~
然而,長久以來的人類文化把「形而下」的語言文字當成了真實的學問研究,研「象」究「數」而忘了治「理」明「心」。以致於望文生義,「佛」變成了宗教堂殿、神學靈學上的「偶像」神佛。「道」也變成了「率性之道」、「形而上之謂道」、以及「因緣和合」的「一陰一陽之道」,純粹只是一種「心行」之道的「理」邊上事,與事物之「理」而已。
因此才有「禪」的應運而生,以截斷吾人「心、性」意識思想「妄念、妄想」之流。也用以斷絕修行人在修持中「心外求法」,依持「佛、法、僧」的宗風,以利「頓悟」的切入「禪」境以「明心見性」了悟入生命的真相。
可惜後之學者又把「禪」當成學問研究,不在工夫上力行實踐,以為「禪」是可以按部就班的學問。因此「禪」又步入「佛、道」的覆轍,變成「禪教」,繼而淪為「禪學」,一如「佛法」變成「佛教、佛學」一般;於是「禪」的「真髓實相」又遙不可及矣。
「禪」既然被當成一種「教派」,被當成為一門「學問」研究,則不管「禪行者」的言行舉止,如何的怪異、離譜、荒謬,還是一種可以歸納、整理,能夠統計出來的知識教育文化,依然不離歷史、理念、邏輯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